书袋熊 > 公主她无所不能 > 236.国丧
    他听闻赵昭仪已死,竟是朗声笑着,笑得癫狂肆意,不复方才的病重神色,竟像是回光返照一般,他的手向着殿外方向伸出,那个方向赫然就是赵昭仪的披香殿!

    过了许久,他奄奄一息地说了一句:“好……”

    而后,那双手重重地垂落在床沿边上,或许,听闻赵昭仪死去的那一刻,他已经了无生念!

    黄泉碧落,他自去全他的情深,这一次,莫要再伤了她人!

    我从殿内出来的时候,远远便瞧见了沈殊觉的身影,他站在那白玉石阶之上,目光温润地朝我望来。似乎不论我何时看向他,他总是温柔而坚定地站在我的不远处。

    萧瑟秋风之中,他朝我伸出手来,问我:“要抱抱吗?”

    便也只有这一个人能将我所有伪装看透,不在意任何世俗流言,不需要我成为谁,只满心满意希望我好,只愿我好。

    赫赫权势已然在手,锦绣江山早已在握,距离那至尊之位只有一步的时候,恍觉,不过如此!

    那九五之位,一旦踏上,便只能称孤道寡,枕边人都不可以再相信。

    帝王家权势之巅,剩下的只有满腔孤寂,朱墙红瓦,琉璃翠色,华光之下,除了冰冷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呢?

    我朝他快步跑去,不管不顾地扑到他怀里。

    人生总是有舍有得,玩弄权术者迟早被权术玩弄,即便我现下可以信誓旦旦地说我不会走上父皇的老路,但十年二十年之后呢?

    我不想跟父皇一样连爱个人都那般躲躲藏藏,想给自己的爱子最好的人生,还要接受满朝文武,黎民百姓的审视。

    我想给沈殊觉最好的,他那么好,我不舍得让他输啊。

    皇帝驾崩,便是国丧。

    整个元京,皆是晃眼的白。

    我站在百官之前,冷眼瞧着面前的场面,并无丝毫触动,更懒得留下一滴眼泪。

    朝野四座,已是心知肚明,这大沁天下终是在我的手中,便纷纷上书,国不可一日无君,请我顺应民心,即刻继位!以周清晏为首的寒门仕子更是作书立传,为我宣扬功绩。

    而今,民心已顺,天下大定,我曾担忧的流言阻力不复存在,甚至于那些百姓也在翘首以待大沁第一位女帝,期待一个盛世的诞生。

    可是圣旨降落的那一日,众人皆惊。

    由皇十三子庭梧继承帝位,册封沁宣公主为镇国长公主,暂由其监国摄政!

    那日,我牵着庭梧的手,走上高座,满堂朝臣跪了一地,齐声山呼:“陛下万岁!公主千岁!”

    我手掌微抬,睥睨着众人,缓声道:“众卿平身!”

    庭梧紧紧地牵着我的手,不敢放松分毫,玉冕珠帘下的眼眸满是慌张与无措。

    我垂眸看了看他,而后轻声开口:“从今以后,我会教你做一个好君王,心忧天下,一心为民!”

    他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,而后极为依赖地牵着我的手:“我听姐姐的!”

    “从今以后,你是帝王,要自称朕!”

    说完这句话之后,我竟觉得悲凉,成为一个君王,便要开始称孤道寡,高处不胜寒!

    可唯有如此,才能护住他!

    走到今天这一步,他若不登上高位,来日便是他人的眼中钉肉中刺。

    “朕……听姐姐的。”

    我缓缓放开了他的手,看着他满眼慌张地抬起小手,我虽不忍,但终究没有再次牵起。

    终有一日,我要放手,他要独自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君王。

    夜色微凉,我登上九重帝阙,那里可以俯瞰万家灯火,锦绣江山,却也不胜悲凉。

    沈殊觉从我身后而来,为我披上披风,而后缓声问道:“止步于此,可觉得后悔?”

    我看着他浅浅一笑,会心而出:“不悔!”

    言语落地,自有金石之声。

    他牵起我的手,浅笑问道:“为何?”

    “因为有你啊。”

    我声音落下,朝着他展颜一笑,他的眸子里却盛满了不解和疑惑,微微愕然。

    我再次开了口:“因为有你,我觉得皇权帝阙,也不过如此!脱手荣华,抖落一身负累,恍然觉得幸福就在手边,我该去珍惜的,不止权势,还有其他!”

    他闻言,紧紧握住我的手,眼瞳微颤:“你在哪儿,我便在哪儿。你永远都是我的公主殿下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我的声音回响在夜风之中,回应着他的缱绻长情。

    九月十七,正是凰懿将军的忌辰。

    我下令将凰懿将军的坟冢迁出沈家,独设坟冢,立碑撰文,赞其一生功绩,再追封其为一品军侯!

    我本想亲自前去沈家祖坟,接出沈殊觉娘亲,但他不愿意,他让我等在宫中。

    晚间宫人来报,宁安侯在坟地撒疯,辱骂沈殊觉,沈殊觉只朝他磕了三个响头,便命人按住了宁安侯,带出了凰懿将军的尸骨。

    至此,一代女将终于回归正位,英姿飒爽,傲骨无双。漏液,沈殊觉回来了,他推开门,朝我走来,我见他面色苍白,刚想出声安慰他,他便伸手将我抱住,他说,我同母亲提到了你,陶陶,我们什么时候一起去给她上柱香吧。

    我说好,回抱住他的时候,我感觉到他脊背微颤。

    他明明那样难受,却还要以身护我一世无恙,我想,他定是世间第一痴傻人。

    我拍拍他的后背,同他轻声低语:“沈殊觉,还有我呢。”

    世俗逼他被迫俯首,我要他称心如意,一世无忧。

    235番外一:幽兰落(温玉卿视角)

    记得那夜灯火璀璨,千万盏孔明灯临空升起,元琼笑着对我说:“待我从云州归来,我们便成婚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”我朝着她看去,喜不自胜,沉浸在即将大婚的喜悦之中。

    眼前灯火璀璨,却不如一人展颜。

    她离开元京的时候,我十里长亭相送,牵着她的手,竟莫名地不想放开,生怕这一放,就再也难以牵上。

    她反而将手缓缓抽离,而后笑着打趣我:“人人都道温大人惊才风逸,卓尔不群,若知晓你背后如此粘人,只怕会成为京中笑谈吧。”

    我忽视了她话中揶揄之意,反而不以为意地开了口:“他们要笑便笑吧,反正我只黏你。”

    她却突然敛了玩笑神色,脸上满是郑重,朱唇轻启:“那就在京中等我回来,这次回来,便让你黏一辈子!”

    “我在京中筹备大婚,待你归来,定予你一个世间独一无二的大婚之礼!”

    我早已将我们大婚的场景想象了千百遍,所有的布置,我早已亲手画下图纸,必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存在。

    这般想着,我就忍不住嘴角浅笑的弧度。

    现在,只需要等她从云州回来!

    我目送着她离开,她也再三回望,直到侍卫三番四次地催问,她才放下了车帘。

    事发之日,我正在亲手挂着府中的锦红,消息传来的时候,那红色绸缎却被大风刮落,散了一地。

    或许,那时便已经是预兆。

    宫里传来消息,说是在她的琼华宫搜出了巫蛊诅咒之物,而诅咒的恰恰是帝王,巫蛊之术一直是宫中大忌,一时间问责之声不绝于耳。

    我匆忙入宫,帝王言语之间,对她仍是维护有加,并无恼怒之意,可我那一颗悬着的心并未放下,因为我恍然觉得帝王的眼神已经有些不对劲了,他力排众议,口口声声说着维护之语,可是他的眼神中早已没了我最初见到的慈爱,如今的维护,只是空洞的言语。

    我为她彻查此事,搜集证据,更为她拖延时间,只为了能让她从云州尽快赶回。

    可是,京外急报,元琼反了!

    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,我只觉如坠冰窟。

    我长跪于千秋殿外,整整跪了两个日夜,可是并未换得帝王心意的改变,他终究是发兵了。

    而我也被杖责五十,连降四级。

    彼时我已入尚书省,来日拜相,已是所有人默认的事情。

    可是谁能想到一朝触怒龙颜,便从云端坠落深渊。

    元琼死了,死于渝城,连她最后一面都见不得。

    我拖着残废之身,看着府中满目锦红,竟是笑出了声,笑着笑着便觉得喉间有些腥咸,直到那斑斑血迹染红了衣袍,我才后知后觉地向摸向了唇角,而后,望着那满手的殷红血迹,只笑得更加狂妄。

    那放置平整的喜袍,被我用尽全力捏在手中,那一刻我用尽了所有力气,仍然缓解不了心中的恨与不甘,最后任由它散落在地上,上面的银线已被扯断,褶皱一团!

    此刻那残破的喜袍,便如同我那颗残破不堪的心吧。

    她曾说:“素日官服的颜色太过沉闷,想看你穿上喜服,是何等俊美姿容……”

    当时的话语言犹在耳,可是如今,我准备好了一切,却独独没有等到她归来的身影!

    我才恍然明白,她那夜言及成婚,为何眼底不全是喜悦和向往神色,反而带着淡淡的复杂。

    她真正想说的可能是若她平安归来,我们便成婚。

    若不能平安归来……

    她将所有事都一力抗下,不让我知道分毫,为的就是将我摘得干干净净,让我可以全身而退。

    她将我瞒得彻彻底底,不露分毫。

    元琼死了,帝王表现得悲痛万分,人人赞他慈父情怀,骂元琼狼子野心,而我冷漠地看着他的悲痛。

    我被连降四级,彻底退出朝中权力核心,帝王让我去国子学院担任司业,我迎着众人唏嘘或嘲讽的目光,接下了圣旨。

    我心绪没有半分触动,或许,在元琼死得那一刻,我也跟着去了吧,如今,活着的只是一副躯壳。

    岁月过得极快,数年匆匆而过。

    那日,在报国寺山上,我见到了元琼的妹妹,世人口中的纨绔公主,可我曾听元琼赞她聪慧无比,来日大有可为。

    我从她的眼眸里也看到了遗憾与悲悯!

    我垂眸看着自己如今的模样,不免自嘲一笑,如今这模样,我早已习惯了世人的各色目光,有人惋惜、有人遗憾、亦有人悲悯……

    我虽出身于姑苏寒门,但少年及第,高中状元,一跃成为朝中新贵,而后平步青云,步步高升,也曾意气风发,张扬肆意。

    我初见元琼的时候,她站在城楼之上,而我本该从城楼下打马而过,可我,却突然驻足!

    我抬眸望去的那一瞬间,她刚好垂眸向我看来,周围人潮攒动,我却再也移不开视线,而她也朝着我莞尔一笑,只那浅浅一笑,便夺去了我的所有目光。

    我当时尚且不知她就是世人口中才德兼备、睿智聪慧的大公主,我遍寻京都,定要找出那个城楼之上惊鸿一瞥的女子。

    可惜,遍寻而不得。

    身旁同窗皆劝我放弃,可我不愿。